10月28日,《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》发布,《建议》明确要求,要持续提高新能源的供给比重,推进石化能源的清洁高效利用,同时加快基础设施的数智化改造。这一规划为能源行业的转型指明了清晰路径——唯有通过数字化、智能化技术突破产业瓶颈,才能实现能源系统的清洁低碳与安全高效。
作为国家工信部门认定的49家国家级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中唯一专注能源行业代表,山东胜软科公司技精准把握政策导向,构建了覆盖能源生产、加工、管理全链条的数智化解决方案体系。从油气勘探开发系统优化到从传统能源升级至新兴能源的配套服务,公司以近5000个智慧能源项目的实践经验,为“十五五” 能源规划落地提供了可复制和可推广的实施样本。
人工智能研究院落地,智能化布局向“体系化创新”迈进
山东胜软科技公司主要为能源企业、制造业及公共管理机构提供全链路一体化解决方案。在智慧能源领域,其解决方案专为智慧油气田建设设计,被中国石化、中国石油等主要能源企业广泛采用。在智能制造方面,公司为石油化工等12个行业提供解决方案,支持88个工业应用场景,打造轻量云服务和云端协同服务。
为持续巩固油气智能化技术,2025年1月,胜软科技公司正式成立人工智能研究院,这一举措不仅是公司战略升级的关键一步,更标志着其油气智能化布局从“技术突破”向“体系化创新”迈进。研究院聚焦油气领域核心场景,组建了近50人的复合型技术团队——胜软科技公司团队中既有深耕AI算法10年以上的专家,也有具备油气田一线经验的资深专业博士,核心成员更是曾主导国家级智能油田建设、集团级AI平台搭建等重大项目,形成“算法能力+行业认知” 双强人才优势。
在产学研协同上,胜软科技公司旗下研究院已与华为、科大讯飞、中国石油大学等建立了深度合作,公司一方面引入外部顶尖AI技术资源,另一方面依托高校科研实力攻克油气行业专属技术难题,构建起 “技术研发— 场景验证— 产业化落地”完整创新链条。根据规划,公司研究院将在2025年内完成勘探、钻完井、压裂、采油气工艺等细分领域大模型建设,并实现识油大模型3.0版本的研发落地;未来3年将投入超亿元研发资金,重点突破AI在油气开发风险预警、低碳生产优化等关键场景的产业化应用,助力客户实现“降本增效”与“安全生产”双重目标。
“技术+场景”创新,解锁油气AI精准效能
胜软科技公司的识油大模型,深度融合DeepSeek,以“技术+场景”的创新,推动制造业从“数据洞察”迈向“自主智能”。
作为胜软科技公司油气智能化的核心抓手,“识油大模型”从诞生之初便锚定行业痛点,构建起覆盖勘探、开发、工程、生产、经营管理全链条的专属AI能力。2024年1月,识油大模型1.0版本发布,打破了油气行业AI应用“碎片化”困境,实现从“单点智能”到“全流程协同”的开创性突破;同7月,2.0版本进一步升级,新增油水井工艺优化、生产晨报自动生成等核心业务模块,将一线岗位的工作效率提升3倍以上,产品专业性得到中石油、中石化等头部客户的高度认可。
胜软科技公司还敏锐捕捉国产AI技术前沿,将识油大模型与DeepSeek深度融合,让油气AI应用的“精准度”与“效率”实现双重跃升。以生产晨报自动生成为例,通过接入DeepSeek-R1大模型,系统可自主完成报告规划、多源数据分析、专业模型调用、工具选择的全流程思考,依托复杂思维链实现逻辑推理闭环。相比传统人工编制模式,不仅报告生成时间从4小时缩短至30分钟,更重要的是通过AI对地质参数、开采数据的深度解读,让产量预测、异常预警的准确性提升至92%以上,报告可解释性显著增强,为油田管理者提供了可靠的决策依据。目前,该融合方案已通过API或SDK灵活集成至客户现有系统,同时支持基于DeepSeek构建专属AI Agent,满足不同油田的个性化智能化需求。
“油气生产中数据类型多样,数据量庞大而且格式复杂。我们用了13年,自主研发出油气生产智能管控平台,采用数据压缩算法,实现600多万点设备参数的实时采集,预警报警与优化运行分析。”胜软科技股公司业务专家殷明山曾透露,这个软件也是截至目前唯一能覆盖中石化10家油气分公司的产品,日均访问次数超10万次,带动油井生产时率从96.6%提升至97.1%,年增原油12万吨,增效约2.68亿元;检泵周期延长221天,年减少维护作业2000井次,节约修井成本1.6亿元;年节电960万千瓦时。
未来,随着能源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深入推进,这家从油服系统走出的“专精特新”企业,将继续以技术创新为笔,以战略定力为舵,在能源生产效率提升与绿色发展的答卷上,书写更多的亮眼篇章。从聚焦大模型研发到构建产业生态,以清晰的战略路径,在能源数智化赛道上稳步前行。在全球能源转型的浪潮中,书写更多属于中国能源科技的创新篇章。


 微信扫一扫打赏
 微信扫一扫打赏






